AI 機器視覺是甚麼?原理與應用?看完這篇一次了解!

機器視覺簡介

機器視覺是一項變革性技術,結合了電腦科學和影像處理,能夠實現各行業的自動化視覺檢測和分析。本文探討了機器視覺的核心原理、其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包括自動化檢測物料處理物品分類機器人導航—以及可能推動工業人工智慧領域進一步發展的最新趨勢。

機器視覺定義

機器視覺是一項使機器能夠分析和解釋影像的技術,通常能達到或超越人類的視覺能力。它依賴影像處理算法和物件識別技術,從視覺數據中提取有意義的資訊。典型的機器視覺系統由影像獲取裝置、處理算法和決策系統組成。

機器視覺與電腦視覺的區別

雖然機器視覺和電腦視覺有著密切的關聯,但它們的用途各自不同:
Icon representing machine vision: a stylized eye inside a frame.

機器視覺

機器視覺專門為工業應用而設計,例如製造和品質控制。它結合了專門的硬體和軟體來捕捉、處理和分析影像,以實現自動化檢測和決策。這些系統在工業環境中經過優化,注重速度、準確性和可靠性,並專注於預定的任務。

Icon representing computer vision: a stylized eye on a computer screen.

電腦視覺

電腦視覺是一個更廣泛的領域,其算法和技術使電腦能夠解釋和分析視覺數據,類似於人類的感知。它的應用範圍超越工業,涵蓋機器人技術、無人駕駛車輛、擴增實境和醫療影像等領域。機器視覺是電腦視覺的子集,專門針對工業自動化和檢測。

機器視覺技術原理

AOI 這種 Rule-based 到深度學習技術(為機器學習的分支,透過模擬人腦的類神經網路,形成數學函數集並將資料代入做訓練與運算,能處理非結構化資料,使機器和人一樣進行判斷),通常包含以下5個環節。

影像輸入

包含工業相機、IP Cam 拍攝或現成圖像資料等來源。除了像素規格,光源也至關重要,需考量亮度/光通量、色溫、色彩再現性等,確保影像符合實際需求與品質。

影像處理與特徵提取

影像處理或轉換如二值化、濾波、增強、降噪和縮放等操作,提高影像品質和可用性後,提取有用的特徵如: 邊緣、紋理、色彩,或文章裡的詞組,選擇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以降低計算成本並提高識別性能。

AI 建模與訓練

常由人工或 AI 技術進行標記與訓練,並建立 AI 模型,透過特徵來識別和分類模式。常用的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機(SVM)、卷積神經網絡(CNN)和循環神經網絡(RNN)等。

物件識別與評估

訓練後的模型依照需求識別圖像中的物體、人物、文字或模式等。然而,該如何評估模型性能?
評估指標通常包含精確度(模型正確預測的樣本數除以總樣本數,但對於不平衡的數據集,精確度可能不是一個很好的指標)、混淆矩陣(一個矩陣表格,包括真正例、假正例、真反例和假反例的結果)和置信度(信心值)等。

決策和輸出

根據識別的資訊進行決策如:辨識物件與方位後,控制機器手臂取放OCR 字元讀取、組裝/設備操作步驟 SOP 確認等應用。

機器視覺系統的組成部分

機器視覺系統由幾個關鍵組件組成,這些組件協同工作,實現自動化的視覺檢測和分析。這些組件包括主機、影像擷取卡、影像處理器、攝影機、照明設備、影像顯示器以及機械和控制系統。

主機作為中央處理單元,負責管理數據和系統功能。

影像擷取卡從攝影機捕捉影像數據,而影像處理器則分析和處理這些數據。

攝影機捕捉視覺訊息,照明設備提供最佳的照明,以確保影像清晰。

影像顯示器提供視覺反饋給系統操作員,而機械和控制系統則使得機械運作和操作更加精確。

這些組件共同構成了機器視覺系統的基礎,使得視覺數據能夠高效地捕捉、分析和解釋。

機器視覺在工業中的應用

機器視覺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以下是一些主要應用領域:
presence/absence detection of PTP using SolVision AI inspection software

品質控制

機器視覺通過檢測產品缺陷、表面瑕疵和尺寸不一致來實現品質控制。它可以迅速識別如異物或不完美等問題,確保只有符合要求的產品被處理和分類。

transceiver module electronic component soldering inspection using AI

元件檢測

在製造過程中,機器視覺檢查元件的組裝和定位。通過影像配對和測量技術,確保元件正確安裝並精準定位,從而保持產品的一致性和品質。

Car doors painted shiny gray color in assembling workshop

自動化組裝

機器視覺通過識別和定位元件,引導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完成組裝任務。這提高了組裝速度和精確度,同時減少了人工勞動的需求。

automated packing system using 10 UR cobots and AccuPick bin picking software

機器人導航

機器視覺使機器人能夠在複雜環境中精確導航和定位。通過分析視覺數據,機器視覺使機器人能夠檢測障礙物並安全移動,同時執行物料處理任務,如拾取和卸載貨架等。

機器視覺的優勢

機器視覺技術在多個關鍵方面提升了工業運營:

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

快速、準確且一致的缺陷檢測可減少錯誤並減少浪費。機器視覺確保更高的產品品質,同時提高生產速度和產量。

即時監控與反饋

持續監控關鍵生產參數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即時反饋使得可以快速採取糾正措施,確保運營順利並減少停機時間。

降低勞動成本

自動化視覺檢測減少了對人工的依賴,降低了成本並讓員工能夠專注於更具技術性的工作。這提升了勞動力效率和資源分配。

數據驅動的優化

機器視覺系統從影像數據中生成有價值的見解,幫助製造商改進過程、提升品質控制並隨著時間推移優化生產績效。

機器視覺的六大趨勢

機器視覺正迅速發展,以下是其未來的幾個關鍵趨勢:

1. 與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的整合

機器視覺是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的關鍵推動力,允許機器人準確感知、導航和操作物體。隨著自動化的應用增長,視覺引導機器人將在製造、物流和組裝中推動效率。

2. 邊緣計算與嵌入式視覺

工業營運要求即時處理並最小化延遲。邊緣計算和嵌入式視覺使機器視覺系統能夠直接在裝置或傳感器上分析影像,從而縮短回應時間並改善現場決策。

3. 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

AI 驅動的機器視覺系統提高了準確性和適應性。深度學習模型,特別是卷積神經網絡(CNNs),在工業應用中改善了自動化檢測、缺陷檢測和過程優化。

4. 3D 視覺與深度感知

深度感知增強了物體識別、姿態估計和場景理解。3D 視覺的採用正在改變貨物撿取、品質檢查和機器人引導,讓機器能夠更有效地與環境互動。

5. 人機協作

機器視覺透過即時協助、自動化品質控制和改善作業安全,提升了操作員的工作流程。這些技術可以減少人為錯誤,同時實現了工人與機器之間的無縫協作。

6. 擴增實境(AR)應用

AR 驅動的機器視覺支援物體識別、追蹤和手勢控制,用於工業訓練、遠程協助和引導組裝。雖然仍在發展中,但 AR 應用在現代工業環境中變得越來越相關。

總結

機器視覺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和巨大的未來潛力。隨著技術的進步,機器視覺系統變得更加智能,並且由於其適應性強,機器視覺越來越融入各行各業,推動自動化、提高效率並提升生產力。這些系統使企業能夠簡化運營、優化工作流程並加強品質控制。機器視覺與 AI 和 AR 的整合進一步擴展了其功能,支持即時監控和學習的過程。隨著成本的降低和更大的可及性,機器視覺正不斷提升自動化任務、最小化錯誤並改變技術驅動的領域。採用機器視覺使企業能夠保持領先,促進創新並在競爭激烈的工業環境中增長。
Stylized image representing machine vision of a green eye on a textured blue background

機器視覺常見問題

機器視覺系統能適應不同的環境條件嗎?

能,機器視覺系統可以適應不同的環境條件。只要進行適當的配置和調整,這些系統就能在不同的光照、背景和物體條件下保持穩定的性能。

機器視覺在醫療診斷中有什麼優勢?

機器視覺在醫療診斷中有助於改善影像分析和診斷準確性。它提供即時的影像指導,幫助醫生在手術過程和治療規劃中做出精確的決策。

整合和部署機器視覺系統時,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成功整合和部署機器視覺系統需要仔細考慮系統與現有設備和工作流程的兼容性。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充分的測試和排除錯誤是確保系統在預期環境中有效運行的關鍵。